石岭村是方运的家乡,背靠青墇山,山清水秀的,有三百来户左右的人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离中国传统的除夕还有两天,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方运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沿着家乡河道跑了几大圈的方运就被小妹方瑜拉着准备到市区采购年货了,看着小妹方瑜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方运一脸笑意地倾听着小妹日常生活的琐事。
“我说方同学,今年已经高三了,成绩怎样?”
“还能怎样,我可不敢坠了我哥的大名,保持在年级前三。”方瑜笑嘻嘻回答道。
事实上,方运在中州市第一实验高中绝对是传奇级的存在,成绩好得抛开别人几十条街不止,更重要还多才多艺,无论体育还是艺术,都是顶呱呱的。
当年方运的高考成绩不要说南大,清华大学都能上的了。
他填南大为第一志愿的时候在学校还引起了轰动,甚至惊动了校长出来找他谈话,让他认真考虑清楚,只不过在方运的执意之下不了了之罢了。
为什么选择南大而不选择最高学府清华大学?
原因很简单:
第一,家穷。
他整个高中甚至都是在半工半读的情况下完成学业的,学费是东凑西借过来的,伙食费靠的是在肯德基打零工赚取的,那么在bj那么高的消费水平与学费,以他家的底子哪里支持得了他的求学之路。
第二,南大政策。
当年南大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和获取优质生源,出台了个指导性文件,高考达到多少分而选择南大的,学校免除四年的学费住宿费,优秀者还能申请奖学金等。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在经济基础越来越重要的年代,寒门终难出贵子。
优质资源的过度集中,造就了阶层差异性的倍增,甚至割裂了阶层与阶层的沾合性,那么,富者占据了所有的优质资源,贫者在底层挣扎,奢望鱼跃龙门只是一句笑话,一句空谈。
富者更富,贫者越贫,这就是现实。
“小妹,不要学哥,哥是迫不得已,我懂爸妈,他们现在还在为当年的无力而耿耿于怀,可以说哥读南大已经成了他俩的心病,我不想你再成为爸妈的痛苦。”
“哥赚了点钱,能供你大学完全没有问题,全力以赴,到清华北大去,完成我们的梦想。”
方瑜一阵沉默,话题太沉重了,或者方运读南大不止是父母的心病,同时也成了方瑜的心病。
摸了摸方瑜的头,方运拉着她走进商场准备购买年货。
……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