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马暮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奇幻小说网qh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后,二龙山上今日的寒风似乎也变得柔和起来。林秀站在了望台上,望着山脚下被白雪覆盖的村落,心中盘算着如何让这个战火纷飞的新年,也能有几分烟火气。远处零星的爆竹声传来,像冬日里零星的希望,提醒着人们年关已至。
林秀裹紧军大衣,踩着积雪匆匆来到王涛的营帐。屋内炭火烧得正旺,却抵不住她眉间凝结的霜气:“师长,山下王家庄今年帮了咱们太多。”她摊开手中泛黄的名册,“光是安顿军属就腾出了二十间屋子,上个月又送了三十多个壮劳力来参军。”
王涛放下手中的书,眉头紧锁:“年关难过,他们的日子肯定也很紧巴......”
“前日我下山送一些粮食过去。”林秀的指尖划过名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声音渐渐低沉,“可我去村子里时,瞧见张大爷拄着拐杖淘高粱米,手都冻得发紫了。就算有粮食,那些上了年纪的......”她没再说下去,只是望着墙角堆着的半筐冻土豆。
王涛一时陷入沉思。窗外,战士们正顶着寒风训练,口号声混着积雪被踩碎的“咯吱”声,在山谷间回荡。突然,他猛地一拍桌子:“请他们上山!咱们有热灶头、有现成的人手,让乡亲们热热闹闹过个年!”
林秀眼睛一亮,却又有些顾虑:“可这么多人,安全和吃住......”
“增派三倍岗哨!”王涛抓起桌上的红绸标记笔,在地图上重重圈出几个点位,“让各旅轮岗放哨,这样就可疏散吃饭人数。饭堂基本可以坐下,炊事连将贮备物资全部拿出来,人手不够由各营抽调!”他的声音越来越激动,“咱们本就是从老百姓堆里走出来的,不就是为了让大伙能安心吃口热乎饭吗?”
林秀郑重地点头,军帽下的眼神愈发坚定:“我这就下山去!”她转身掀开帐帘,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却吹不散心中腾起的暖意。这一刻,她仿佛已经看到了营地张灯结彩的模样,听到了战士与百姓们的欢声笑语——这不仅是一顿年夜饭,更是军民鱼水情最生动的注脚。
林秀挨家挨户走访,劝说乡亲们上山过年。起初,老人们还有顾虑,怕给队伍添麻烦,也担心山上不安全。林秀握着李大娘粗糙的手说:"大娘,山上有热乎的饭菜,有能挡风的屋子,还有战士们守着。咱们一起过年,热热闹闹的,比您自己在村里里强百倍!"
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百姓收拾行囊,跟着队伍往山上走。孩子们攥着新分到的冰糖葫芦,兴奋得小脸通红;老人们相互搀扶着,嘴里念叨着"真是托了队伍的福"。看着蜿蜒的队伍向山上行进,林秀眼眶发热——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相聚,更是军民一心的见证。
孙志新带着几个战士下山,不知从哪弄来几车红绸和灯笼,把营地装点得喜气洋洋。赵松杰则带着一团的人,在营地周围加强巡逻,确保万无一失。
腊月的北风在营地外呼啸,炊事连的帐篷内却蒸腾着腾腾热气。老李挽起棉袄袖子,露出被灶火烤得发红的脖颈,扯着嗓子喊道:"小王,添柴!火再旺些!"话音未落,掌勺的张二柱已经掀开锅盖,浓稠的白雾瞬间弥漫开来,混合着肉香与菌菇的鲜味,勾得人直咽口水。
二十几口大锅在空地上整齐排列,锅底的木柴烧得噼啪作响。战士们有的蹲在雪地里,用冻得通红的手剥着野鸡;有的架起铁筛子,细细筛着新碾的玉米面。角落里,几个新兵正围着铜盆,将泡发的黑木耳搓洗得透亮,盆里的雪水换了三次,才终于泛起清亮的涟漪。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