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门的很多老拳师父把形意拳也称为“行意拳”,这是很有道理的说法,形意拳就是“难行能行”的拳法,就是在行拳走步之中去找自己“身势合力”的拳法。
诸君可以看出,在《剑尖上的国术》这本书中有许多是我自创的词汇,实在是因为内家拳剑的艰深,用平面的语言去形容立体的内家拳剑,实感语言匮乏。这个“身势合力”就是我自创的词汇,我相信有基础的诸君可以看懂它内里的含义。
在形意拳门的基本剑式中,不能没有“行剑式”,这个剑式在基本剑法中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个章节我就把我家这个“行剑式”的基本练法讲出来。
“行剑式”很简单,还是用三体式持剑法,我们做出一个左三体式,右手持剑在腹前,左手做成剑指轻搭在右手的腕脉处。然后我们做一个“钻剑”的动作,向右翻动手腕,让剑身平平刺出一剑,这时候手心朝上手背朝下,其实我们就是用握剑的右手做了一个钻拳的动作。
现在我们右手握着宝剑,这个“钻剑”尽量做的低一些,握剑的右手不要超过自己的檀中穴为好,手臂也不要伸出太长,更不能伸直。左手依旧是剑指,轻搭在右手腕部。
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先练练走直线,持剑上身保持不变,用三体式的步伐慢慢的向前走,在初练这个动作的时候,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身体不左歪右斜,不上下起伏为好。走到尽头我们就用三体式劈拳转身的方法,转身向回走。
我说的简单,其实这个姿势很难,练形意必会“行拳走式”,练形意剑必会“行剑”,这是躲不过去的难点,只有认真的练习,才能体悟“行剑式”的魅力。
现代人使用的手机很多都有拍照摄像的功能,诸君可以把自己“行剑”的姿势用手机拍下来自己看看,初学的诸君我保证你看着自己的视频会笑出声来,我怎么就没想到自己“行剑走步”的姿势会这么难看呢?
呵呵!没关系,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你才有了学习下去的兴趣,奉劝诸君自己的拳照和视频不管多么难看,一定不要删除,在适当的时候刻录一张光盘,按照时间的顺序看看自己的视频拳照,你会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进步!
猫学会了走直线,下面练什么呢?
下面就该学逮耗子了!
呵呵!适当的搞笑下,
我们保持这个姿势不变,再开始练走圈。用六步到八步走成一个圆圈。这个走圈和八卦掌法的走圈基本近似,圆圈的大小适合自己的“身高”和“步距”为最佳。在迈步的时候,要求脚距离地面一寸平直的伸出,脚掌不要上下起伏,然后后腿稳稳的跟过来,这个圆圈在初学的时候要走的很慢,注意自己脚下姿势的正确。这个圆圈要练上一段时间,才能走的像模像样。
下面就是真的“灵猫戏鼠”了。
在猫扑捉耗子的时候,耗子不跑直线,也不跑圆圈,它到处乱窜怎么办呢?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一只“灵猫”而不是“傻猫”,下面一个动作就比较难了,我们想象一直美丽的小鸟,在我们头顶的高度在练武场上飞来飞去,我们用“钻剑”的姿势,跟着这只小鸟飞行的方向,在练武场上纵横穿梭来回奔走,可快、可慢、可稍高、可稍低。随着我们想象这只小鸟飞腾的节奏和方向,去锻炼我们的步伐。
这个动作真的很难,初学还是不能做的太快,许多人在练这个的时候,忘记了自己呼吸的节奏。
“钻剑”的手臂不能僵硬,僵硬其实就已经“断劲”了,你看古战场使用的弓,它的弓弦在什么时候都有弹性的,用手一碰弓弦就在颤动,其实武功练的就是这个。聪明的古人创造了一个词汇“剑胆琴心”。
为什么不说“剑胆石头心”?
为什么不说“剑胆刀心”呢?
古人早就发现了古琴的琴弦,和古战场的弓弦,它们内在的道理和练剑的道理在内里有相通的地方,古人才把“剑胆”和“琴心”放在了一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奇幻小说网【qhxs.cc】第一时间更新《剑尖上的国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