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难得的一个大晴天,阳光和煦,风也不刮人。太平的日子里,百姓们都爱扫听点小道消息,谈论些八卦闲话。但今天不知怎的,无论是走街串巷的小贩们还是茶楼酒馆的食客们,都有些心不在焉。
前几日黎国四皇子一行人到达京城,那股趾高气昂的劲儿哟,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打了胜仗呢,当即就有不少人心中不忿。还不等闹将起来,那皇子身边的护卫就拔出了刀,虽然知道在京城里他们不会胡来,但那白晃晃的刀身印照着鞑子们咧开的嘴角,更显凶恶,像是要吃人似的,一下子就镇住了不少人。
这几日,孩子夜里哭闹的不知有多少,就连大人中也有不少做了噩梦,倒让各大药房的安神汤很是畅销了一阵子。
今天这群凶人就要拜见皇爷了啊,也不知道金殿里的大官们压不压得住这股凶气!
不少人望着金殿的方向,出神的想着:
可再不能让这群黎国鞑子们骑到脖子上了啊!
然而事实上,使团一行人在觐见元和帝的过程中相当安分,黎国四皇子的态度更是恭敬有加,引得元和帝龙心大悦,光是看了几眼黎国皇帝的国书,尚未商议具体的和谈条例,就先让光禄寺负责在乾德店设宴招待,令不少官员暗自咋舌:这位黎国的四皇子还真是有点东西啊!
说到底,黎国建武帝三十几个子女,光儿子就有十二个。章延康身为皇四子,非嫡非长,却屡屡被赋予重任,除却其母族的暗中推动,他本人的性格也颇有长处,其人聪慧温和、处世周到圆滑、于对外事宜上更是长袖善舞。尤其在黎国这种全民尚武,奉行一切以武力解决问题的氛围下,他这样的人更显难得。
当初两军陷入僵持,也是他最早提出了停战和谈,当时甚至在黎国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引来千夫所指,不少人讥讽他懦弱无能。可谁曾想不过短短月余,战况就急转直下,黎国大军一溃千里,士兵伤亡惨重、十不存一,这下等于被人拿刀架在了脖子上。
数十年不曾遇见的惨败引起国内一片哗然,朝廷的威信大大受损,内外交困之下最喜欢叫嚣宁死不退、血战到底的强硬派也不得捏着鼻子同意了和谈。
因为知道使团中有些人心气不平,又自觉虽是和谈,但黎国历来在两国交战中占据上风,虽然此次南下受挫,却也不能堕了往日的威风,让人看低。更因为在谈判中,讲究个先声夺人,万万不能让炎国看出他们的底气不足,所以在左右随从拔刀恫吓盛京百姓时,章延康并没有出声喝止。
但若是在面对炎国的皇帝和文武百官之时,还不知道收敛,那就是不知死活了,这种人只会坏了他的大事。
因而在准备出发赴宴之时,章延康千叮咛万嘱咐,让一众下属按照之前商议的流程行事,有那脾气暴躁、实在不服管的先被他灌醉关在了馆驿,并派人严密看守。不善言辞的,也嘱托他们多喝酒少说话,免得话说得让人下不来台,席间若有什么意外,一切行事以他的脸色为准。
将一应事务都安排妥当,自觉并无遗漏之处后,章延康才有闲心沐浴更衣,准备赴宴。
明月初上,乾德殿一片灯火通明。
宋君谦身着亲王礼服,刚踏入殿门,就有内侍一路引到位子上就坐,未及片刻,宫女便已奉上香茗。他微微颔首,刚准备饮茶清口,肩上就被人轻拍了一下,见他波澜不惊,靖王有些无趣地撇了撇嘴,摇着头在他上首落座。
“你啊,真是越长大越没有从前可爱了,真是想逗,都逗不起来。就说了不该让你接触佛法,这可倒好,庙里的僧人都没你看淡红尘。”
“大皇兄……”
“还知道喊我一声皇兄,我还以为你就打算待在你那个王府里烧香礼佛、遁入空门呢!”宋君起一挥手,颇有些咬牙切齿:“迟早有一天,非把你那王府掀了重修,我倒要看看这宁王府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勾的你天天不出门!”
宋君谦听到这番话也有些哭笑不得,连连摆手:
“皇兄可不能瞎说,你这话传出去,臣弟恐怕就要出现在京城的话本子上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末日杂货铺[经营]》《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不可以离婚》《从泰坦尼克号开始》《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你们修仙,我种田》《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秋燥》《青仙问道》《谁让他修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