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计划,如果这时候说出来,他怕孙承宗认为他做事太过激进了。
、第九十六章出巡前夕3
李从年想了想,在心里组织语言然后朝孙承宗道:“孙老觉得如果咱们大明建立一个武人的军校,这事有没有可能”
“啊”孙承宗自问也算是个见多识广的人物了,可是李从年的这个问题却是让他也说不出来。
自古以来,名将都是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的,而且这个时代识字的人十分稀少,在战场上获得厮杀的经验,在熟读兵书成为名将,这个几率可以说比后世的中彩票几率还低。
而且武人从古到今都没有学校来培训,可是今天李从年的话却让孙承宗感到了一种冲动。
“孙老请听李某细细为你解说。”
李从年看到孙承宗虽然嘴里吃惊,可是也没有什么太过激烈的反对,这表示,自己的构思在孙承宗心里起了到了用。
“如果有一个将校,能批量培训军官,让他们都明白自己的职位和责任,能在知道各种战争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孙老你说我们大明的军人还能打不败鞑子吗”
短短的寥寥数语,却是让孙承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天地,是啊以前为什么只见没有想到呢
自从后金崛起以来,大明每次大战都于鞑子的实力所差不大,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往往大明打败,以至于鞑子夸耀后金过万不可敌,这种荒谬流言成了鞑子每日挂在嘴边的谈论的资本。
要不是李从年在大凌城血战,打了鞑子一个大败,不然那些鞑子的屁股都要撅起得比天还高啊
其实说鞑子太过厉害,不如说大明的士兵太过羸弱了,要知道大明的士兵不过是半农半兵,和鞑子上马就是兵的职业军人相比,却是缺少了敢于厮杀的勇气。
再加上这些军人平日基本上都将领的家奴,怎么会有奋勇杀敌的勇气呢这也是为什么李从年能取得大凌城血战胜利的原因,因为忠义军的战斗力,那可是通过严格的摸爬滚打训练出来的,在加上大明先进的火器,对上鞑子又有何不胜的道理。
“老大人,您掌兵多年,也知道咱们大明士兵的战斗力,所谓半农半兵,士兵们根本没经过多少训练,战阵荒废已久,这样的士兵上了战场之上,又怎么能和鞑子那些虎狼之士相比,所以要想打败后金,就得有职业军士,才能和鞑子相战。”
李从年的这番分析让孙承宗沉默不语,毕竟大明军士实力到底有多少,他心里也有数,不然孙承宗当初为何编练了名扬天下的关宁铁骑。
“那不知道侯爷有些想法。”
孙承宗忍不住问道,眼前的李从年他一定也看到了大明军队的弊端,所以才编练了忠义军。
“李某想让孙老担任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祭酒。”
李从年朝孙承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大明无数懂得应对战场上危急事件的将官布满军队时候,您老说说,咱们大明还会怕鞑子的大军吗”
其实明朝的军队在武器装备上和后金的鞑子相差无几,甚至在火器方面还略胜一筹,只是不过大明军人荒废许久,战斗力十分羸弱,再加上流民之乱,牵制大明的军事力量,还有鞑子不断的对关内进行袭扰,大明根本没有休养生息,整军备战的机会。
所以才让鞑子慢慢的把大明拖死,再加上天灾不断,流民为活命不断袭扰地方,在三方力量的用下,大明帝国才轰然倒塌,崇祯也成为了亡国之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