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桑影成双
费诺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奇幻小说网qh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建安十年春,徐州桑海深处的“汉魂林”突现异景——千年桑王的枝干上,竟同时结出金红双色桑椹,在晨露中映出“曹刘并立”的虚影。阿蝉轻抚桑天琴,琴弦突然迸出《短歌行》片段,与桑叶沙沙声相和,惊起群群“同辉雀”——这些鸟儿颈羽生有“治”字斑纹,尾翎却呈“汉”字形金纹,振翅时竟在树冠拼出“日月同框”的奇景。
“使君,许昌送来‘桑天盟书’。”糜竺的桑车碾过新铺的“互通”驿道,车辕两侧的“汉”“治”彩旗被风扯直,“曹操竟将许都至徐州的桑田划作‘共耕区’,粮税五五分成,却在界碑刻着‘汉土无界’。”他展开鎏金帛书,只见“治”字印泥下,隐约透出用桑果汁写就的“汉”字密文,“更奇的是,每里界碑都设双槽,可同时插‘汉相’与‘魏王’令旗。”
关羽皱眉拂过地图上的共耕区:“此计看似公允,实则曹操想借徐州桑技改良冀州毒麦。”张飞却拍案称妙:“二哥怎知咱没在麦种里掺‘天命种’?前日我率人去修界碑,特意把‘胡汉’刻痕磨成‘互’字,嘿嘿!”刘备望着案头曹操送来的“分禾犁”——犁身刻“魏”字,犁尖却嵌着徐州“兴汉铁”,指尖抚过犁底微雕的“汉”字,忽然命人取来徐州孩童绘制的《桑仓同乐图》,送往许昌。
子时三刻,共耕区首块桑田开犁。刘备与曹操各执一牛,牛背披着“汉”“魏”双色锦缎,牛鞅铜铃却铸着“同耕”铭文。阿蝉的桑天琴与曹操的“治世”玉笛隔水合奏《击壤歌》,琴弦与笛孔飞出的桑絮、麦芒竟在空中凝成“耕战一体”的图腾。当犁铧破土时,两股桑汁自犁尖渗出:金色来自徐州“天命种”,墨色源自冀州“毒麦根”,在泥土中交织成“丰”字纹样,惊起蛰伏的“识界蛙”——这些蛙背生有“汉”“治”双色花纹,曾是匠人监测土壤毒性所养,此刻却鼓噪着为桑麦齐鸣。
“孟德可曾见过这‘双脉犁’?”刘备擦去额头汗水,犁头的“魏”字与犁柄的“汉”纹在阳光下相映成趣,“你我都知,这天下的土,从来不分汉魏。”曹操执鞭的手顿了顿,鞭梢缠着的桑藤忽然抽回,在地上画出半轮残日——却被刘备犁出的田垄补成圆月。远处传来简雍的笑喊:“许都匠人把‘分禾犁’改成‘合穗耧’啦!”但见新制农具正将桑籽与麦种混播,耧斗流出的竟不是土,而是掺着金红桑屑的黑土,细看竟是徐州“汉魂土”与许昌“治世壤”的混合。
寅时,桑海麦浪间突现“桑麦迷宫”。曹操看着木牛流马驮着的“治”字粮车驶入迷阵,嘴角微扬——每辆车底都暗刻着徐州“护粮图”。果然,当粮车陷入预设的泥沼,车板翻转露出夹层,里面竟是刘备暗中送来的灭毒桑苗。阿蝉在桑塔之巅抚琴,琴弦震颤惊醒迷宫内的“辨汉萤”——这些尾部发着“汉”字荧光的萤火虫,曾被徐州百姓放入曹军粮仓,此刻却成了指引粮车的活灯笼。
“玄德可识得此阵?”曹操指着迷宫内若隐若现的“魏”字旗,旗角却绣着桑枝纹路。刘备抚掌而笑:“非‘魏’阵,乃‘巍’阵也。”他抽出腰间金错刀,刀柄“汉”字与曹操剑鞘“魏”纹相触,竟在泥沼中生出连片的“连理蒲”——蒲叶左宽右窄如“治”,蒲穗上尖下圆似“汉”,根茎却在水下拧成一股。关羽的“护汉蜂”与曹军的“卫魏蝶”此刻竟相偕采蜜,翅膀拍打出“共济”之音。
卯时,共耕区中心的“同汉井”突然喷涌。刘备与曹操同时伸手接水,见各自掌心映出半幅星图:他的是徐州“兴汉二十八宿”,曹操的是许昌“治世十二辰”。两双手合拢时,星图竟拼成完整的“天汉全图”,井中浮出块残碑,正是当年被百姓敲碎的“胡汉永异”碑,此刻却在泉水中显露出“永汉同耕”的真容。阿蝉琴弦轻挑,井中桑影与云间日晕重叠,空中竟浮现出“桑影成双”的幻影,恰似曹刘并立的剪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无敌升级王》《婢子太绝色,高冷世子又装又撩》《一婚还比一婚高》《假惺惺》《山海提灯》《疫病之上》《我的哑巴新娘》《华娱:我被她盯上了》《1937从上海到重庆》《锦宫春暖》